新聞資訊 News

疫情防控最新指引來了!

發布時間:2020-06-25 瀏覽次數:

 生產經營場所復工復產后
發生新冠疫情的防控指引

針對近期本市在復工復產后一些生產經營場所出現新冠疫情的情況,特通過場景預設指導相關單位在疫情發生后開展防控工作。
●確診病例在復工復產場所外被感染

◆場景預設:
1.某公司工作人員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例,經調查感染來源為其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員。
2.病例發病前3天和發病當天曾到公司上班。
3.病例單位所處樓宇有多家經營單位,共用電梯。病例辦公區域是一個全開放式辦公區,采用集中式空調通風系統,空調方式為風機盤管加新風,新風直接取自室外,辦公區有可開啟外窗,雖然空調系統分區運行,但由于辦公區為全開放式,病例所在辦公區內空氣是混合的。
4.根據病例自述、同事回憶以及可查閱的監控視頻顯示,病例上班期間曾在工位、洗漱間、衛生間、哺乳室、財務室、會客室、電梯內以及樓宇大廳等辦公場所和公共區域活動,與多名單位同事和樓宇物業人員近距離接觸,病例自述和可查閱的監控視頻顯示,病例在辦公期間獨自喝水和用餐時摘下口罩,其余時間均佩戴口罩。
5.本起疫情病例所在單位未再出現病例。

◆采取措施:
1.病例到指定醫療機構隔離治療,出院后繼續進行醫學觀察,密切關注病例健康狀況。
2.根據病例在單位期間的活動范圍和接觸人群,對判定單位和樓宇內密切接觸者開展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并采集標本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對判定單位和樓宇內一般接觸者開展居家醫學觀察。
3.對病例所在單位可能污染區域進行終末消毒工作。
4.對單位員工開展宣傳教育和溝通引導。

●確診病例在復工復產場所內被感染

◆場景預設:

1.病例為某單位大廈提供服務的物業公司保潔員,其感染來源是大廈內為該單位和物業公司提供服務的餐飲公司員工。
2.病例發病前13天以及發病后5天均在所服務的單位大廈從事保潔工作,并在大廈內物業公司的集體宿舍住宿和員工食堂用餐。
3.病例服務的單位位于高樓層大廈,外包服務單位包括物業公司(病例所屬單位)和餐飲公司(病例感染來源所屬單位),物業公司員工宿舍和餐飲公司均位于大廈內,2家餐飲公司為病例所屬物業公司員工食堂和單位大廈員工食堂提供餐飲服務。
4.根據病例自述、同事回憶以及可查閱的監控視頻顯示,病例曾在所服務大廈的多樓層辦公區域、衛生間、電梯、樓梯、大堂、垃圾站等公共區域從事保潔工作和日常活動,并在大廈內集體宿舍住宿和員工食堂用餐。與多名所服務單位工作人員、物業公司同事和餐飲公司員工有近距離接觸。病例自述、可查閱的監控視頻顯示,病例喝水和用餐時以及宿舍休息時摘下口罩,工作時間均佩戴一次性口罩。
5.本起疫情共發現十余例病例,包括物業和餐飲公司員工及其所服務單位工作人員。

◆采取措施:
1.病例到指定醫療機構隔離治療,出院后繼續居家或集中醫學觀察,密切關注病例健康狀況。
2.根據所有病例在大廈期間的活動范圍和接觸人員情況,對判定的物業公司、餐飲公司和所服務單位中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全部進行集中醫學觀察,全部采集咽拭子標本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對判定的一般接觸者全部采集咽拭子標本進行核酸檢測。
3.餐飲公司暫停對所服務單位的供餐服務,加強員工健康教育、心理疏導與健康監測工作,如有異常者及時報告并隔離。
4.對單位大廈空調系統進行調查、采樣、消毒,建議關閉服務于部分區域的空調機組的回風,全新風運行,并增大排風量,辦公區各層新風機組開啟,增加運行時間;開啟辦公區與外環境相通的外窗,關閉與走廊相通的內窗,定時開啟消防排煙。
5.對外環境重點區域進行采樣,對病例可能污染的工作區域、居住房間、活動區域、公司車輛等進行終末消毒。
6.由于物業公司1名確診病例從事體溫檢測工作,可能近距離接觸所服務單位的大部分工作人員,對中心實行封閉管理,整體實施醫學觀察14天。
7.對單位的其他園區和有業務往來的外單位進行排查,明確來往的人員分別按照集中醫學觀察、單位封閉管理與居家醫學觀察的形式進行管理。單位加強對其工作人員的健康監測,每日對辦公區及公共區域進行規范消毒,停止使用中央空調循環送風。
8.對單位員工開展宣傳教育和溝通引導。

●綜合建議:

基于以上兩個不同特點的案例進行分析,發現復工復產場所發生病例時,病例的感染來源,崗位特點、活動范圍、接觸人員,場所的內部環境、構造特點、通風情況、業務往來等復雜情況均影響疫情的擴散范圍,因此,疫情防控措施需結合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和風險評估情況綜合考慮,主要防控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所有病例均到指定醫療機構隔離治療,出院后繼續進行隔離醫學觀察14天,密切關注病例健康狀況。
2.復工復產場所配合疾控機構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根據所有病例在場所的活動范圍和接觸人員情況,由疾控機構判定密切接觸者和一般接觸者。密切接觸者按要求進行集中醫學觀察和核酸檢測。一般接觸者按要求開展居家醫學觀察和核酸檢測。
3.根據場所的室內通風、空調運行狀況等情況以及調查評估結果,復工復產場所對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消毒,采取關閉全部或部分場所的空調機組的回風,全新風運行,并增大排風量,有條件的開啟與外環境相通的外窗等措施。
4.根據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情況和疫情特點,所有場所需配合疾控機構開展對外環境重點區域的采樣檢測。
5. 復工復產場所配合完成對病例可能污染的工作區域、居住房間、活動區域、公司車輛等的終末消毒。在日常工作中開展預防性消毒。
6.根據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情況和風險評估結果,復工復產場所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實施調低上崗率、封閉管理或停工停產等措施。
7. 對單位員工開展宣傳教育和溝通引導,并做好員工的健康監測,如有異常及時報告并就醫。
8.根據復工復產單位和場所自身特點對疫情擴散的影響,提出其他針對性的防控措施。

北京化工集團新冠肺炎流行期間
預防性消毒分類指引

本指引適用于北京化工集團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II級響應下預防性消毒。

一、消毒原則

(一)沒有出現病人或無癥狀感染者的場所,通常以清潔衛生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
(二)適度消毒原則。
消毒劑對物品有腐蝕作用,特別是對金屬腐蝕性很強,對人體也有刺激,殘留消毒劑對環境造成污染,對物品造成損毀,要適度消毒。
(三)不需要消毒或過度消毒情況:
1、外環境原則上不需要消毒,不應對室外空氣進行消毒;
2、對于很少用手觸及的場所,如地面、綠植、墻面、宣傳欄等,沒有明確受到嘔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時,不需要消毒;
3、室外健身器材、公共座椅等人群使用較為頻繁的物品,可增加清潔頻次,如有明確污染時,進行表面消毒;
4、社區、單位不需要對進入的人員、汽車、自行車及其攜帶的物品等進行消毒;
5、通常情況下,室內下水管道不需要定期消毒;
6、不宜對水塘、水庫、人工湖等環境中投加消毒劑(粉)進行消毒;
7、不得在有人條件下對空氣(空間)使用化學消毒劑消毒;
8、不宜使用高濃度的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大于1000mg/L)做預防性消毒。

二、不同場所、場景預防性消毒

(一)室內空氣
方式:開窗通風為主;
頻率:每日開窗通風2-3次;
時間:每次至少30分鐘;

(二)手、皮膚
方式:以洗手為主(七步洗手法,持續至少20秒);
消毒液選擇:在接觸可疑污染環境后,可以使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劑擦拭消毒;皮膚在可能接觸可疑污染物后建議選擇0.5%的碘伏。

(三)物體表面
包括:門把手、電梯按鍵、樓梯扶手、收銀臺表面、餐桌表面等人員經常接觸的部位
經常觸碰的物體表面等可用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若有效氯含量為5%,配置250mg/L,消毒液與水的配比= 1:199,即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配置500mg/L,消毒液與水的配比= 1:99,即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劑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后清水擦拭干凈。

(四)可能被污染的地面、墻壁等
消毒液選配:可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若有效氯含量為5%,500mg/L,消毒液與水的配比= 1:99,即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1000mg/L,消毒液與水的配比= 1:49,即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
消毒方式:擦拭或噴灑消毒;
消毒順序:由外向內;
消毒作用:時間不少于30分鐘。

(五)嘔吐物、排泄物及分泌物直接污染地面
1、污染物移除: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紗布、抹布等)沾取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液(若有效氯含量為5%,5000mg/L,消毒液與水的配比= 1:9,即1份消毒液,加入9份水;10000mg/L,消毒液與水的配比= 1:4,即1份消毒液,加入4份水)小心移除;
2、地面消毒: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若有效氯含量為5%,1000mg/L,消毒液與水的配比= 1:49,即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擦拭被污染表面及其周圍可能污染的表面;
3、防護要求:處理污染物應戴手套與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4、消毒后處理:洗手或手消毒。

(六)餐(飲)具
1、熱力消毒:首選煮沸消毒15分鐘;
2、消毒液選配及使用:
250mg/L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為5%,配制成濃度為250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液與水的配比= 1:199,即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
3、消毒方式和時間:浸泡15分鐘;
4、消毒后清洗:清水洗凈。

(七)衛生間(水龍頭、臺面、門把手、坐便按鍵,不含便池)
1、消毒部位:衛生間的消毒應以手經常接觸的表面為主,如門把手、水龍頭等;
2、消毒液選配及使用: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若有效氯含量為5%,消毒液與水的配比= 1:99,即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劑;
3、消毒方式和時間: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
4、消毒后清洗:清水洗凈。

(八)拖布和抹布等衛生用具
1、物品存放:應專區專用,專物專用,避免交叉感染。
2、消毒液選配及使用:使用后以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若有效氯含量為5%,消毒液與水的配比= 1:49,即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
3、消毒方式和時間:進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鐘;
4、消毒后處理: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存放。

(九)紡織品:衣服、被褥、毛巾等
1、熱力消毒:可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15分鐘;
2、消毒液選配及使用:用250mg/L的含氯消毒液(若有效氯含量為5%,消毒液與水的配比= 1:199,即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進行浸泡消毒;
3、消毒方式和時間:進行浸泡消毒,作用15-30分鐘后;
4、消毒后處理:按常規清洗。

(十)垃圾暫存點
1、垃圾清運:垃圾徹底清理干凈,及時轉運;
2、垃圾暫存點消毒:垃圾集中運送至指定地點進行無害化處理,垃圾暫存點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若有效氯含量為5%,消毒液與水的配比= 1:49,即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充分噴灑消毒。

(十一)運輸工具
1、消毒液選配:有效氯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若有效氯含量為5%,500mg/L,消毒液與水的配比= 1:99,即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1000mg/L,消毒液與水的配比= 1:49,即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
2、消毒方式和時間:擦拭或噴灑至表面濕潤,作用15分鐘。

(十二)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消毒方法
1、過濾器
(1)消毒流程:應先清洗,后消毒。
(2)消毒液選配:可采用季銨鹽類消毒劑或500mg/L含氯消毒劑(有效氯含量為5%,消毒液與水的配比= 1:99,即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
(3)消毒方式:噴灑或擦拭消毒。
2、風口、空氣處理機組
(1)消毒流程:應先清洗,后消毒。
(2)消毒液選配:
非金屬部件首選500mg/L含氯消毒劑。500mg/L含氯消毒劑配置(有效氯含量為5%,消毒液與水的配比= 1:99,即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
金屬部件首選季銨鹽類消毒劑,按說明書中規定用于表面消毒時的濃度進行消毒。
(3)消毒方式:擦拭消毒。
3、表冷器、加熱(濕)器+冷凝水盤
(1)消毒流程:應先清洗,后消毒。
(2)消毒液選配:
可采用季銨鹽類消毒劑,按說明書中規定用于表面消毒時的濃度進行消毒。
(3)消毒方式:噴霧或擦拭消毒。
4、風管
(1)消毒流程:應先清洗,后消毒。
(2)消毒液選配:
金屬管壁首選季銨鹽類消毒劑,按說明書中規定用于表面消毒時的濃度進行消毒。
非金屬管壁首選500mg/L含氯消毒劑。500mg/L含氯消毒劑配置(有效氯含量為5%,消毒液與水的配比= 1:99,即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
(3)消毒方式:噴霧消毒。

三、注意事項

(一)消毒時的防護
消毒劑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時應注意個人防護,包括口罩、帽子、手套和工作服等,配制消毒劑時為防止濺到眼睛,建議佩戴防護鏡;
如不慎濺入眼睛,應立即用水沖洗,嚴重者應就醫。
(二)防腐蝕
同時消毒劑具有一定的腐蝕性,注意達到消毒時間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對消毒物品造成損壞;
(三)防漂白、褪色作用
含氯消毒劑對織物具有漂白、褪色作用,對織物消毒時要慎重;
(四)消毒劑選用提示
氯己定對新型冠狀病毒無效;不宜用戊二醛對環境進行擦拭和噴霧消毒;
(五)消毒劑的說明書
用其他消毒劑進行消毒時,使用前認真閱讀消毒產品說明書,嚴格按照說明書規定的使用范圍、使用方法、作用濃度、作用時間正確使用。
(六)消毒劑的配置時效
所使用消毒劑應在有效期內,消毒劑須現配現用;
(七)消毒劑的家庭存放
外用消毒劑,不得口服,置于兒童不易觸及處;
(八)消毒劑的儲存
屬于強氧化劑的消毒劑,不得與易燃物接觸,應遠離火源;置于陰涼、干燥處密封保存,不得與還原物質共儲共運;包裝應標示相應的安全警示標志

參考文獻

[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預防性消毒指引(第三版)
[2]北京化工集團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指引
[3]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農貿市場預防性消毒指引
[4]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運行防控指引(第三版)
[5] 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消毒指南
[6] 生產經營場所在復工復產后發生新冠疫情的防控指引

推荐使用:欧美在线口爆,亚洲第一黄色网站,亚洲欧美日韩人成在线,五十岁女人淫乱视频,日本狠狠干视频:欢迎参考!